在昨天的佳音解經系列中,我談到「上帝」在希伯來文(舊約聖經的原文)的發音是伊羅欣(Elohim),其有「強壯、大能、大力」的意思。非常特別的是,伊羅欣(Elohim)是複數字,代表了上帝三位一體的屬性。
今天我要接著分享有關「上帝」方面的真理。伊利(EL)是伊羅欣(Elohim)的單數字,中文也都翻為「上帝」,也都有「強壯、大能、大力」的意思。從聖經啟示中我們可以得知:聖父是伊利(EL)(創世記14章18~22節);聖子是伊利(EL)(以賽亞書7章14節、9章6~7節);聖靈是伊利(EL)(約伯記33章4節、37章10節)。至於「上帝」為何會使用複數型和單數型的字,至今仍無一確定的答案,但很可能和三位一體的真理有關。
(註:舊約希伯來文聖經提到上帝,除了用伊羅欣(Elohim)、伊利(EL)之外,還有一個字是伊羅亞(Eloah),伊羅亞(Eloah)也是單數字,其意義和伊利(EL)同。)
伊利(EL)有許多複合的名字,這些名字在創造及造物的關係中,顯出了上帝的能力和屬性。
1. 上帝與我們同在:以馬內利(Immanu―El)。
以賽亞書7章24記載:「因此,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,必有童女懷孕生子,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(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的意思)。」「以馬內利」(Imanuel)即是「上帝與我們同在」。Ima「同在、在一起」,nu「我們」,el「上帝,也就是伊利」。很多舊約的人的姓名,最後一個字都喜歡取個el,表示有上帝的同在。
2. 至高的上帝:伊利―伊利昂(El―Elyon)。
創世記14章18~19節記載:「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;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。他為亞伯蘭祝福,說:願天地的主、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!」「撒冷」即「耶路撒冷」,意思是「平安」,是麥基洗德當時作王的地方。「麥基洗德」這個名字的意思是「公義之王」或「我的王是公義」,他是撒冷的王,也是至高上帝的祭司。他曾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亞伯蘭(亞伯拉罕),並為亞伯蘭祝福,說:「願天地的主、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!」這裡「至高的上帝」原文即是[伊利―伊利昂](El―Elyon)。
3. 看顧人的上帝:伊利―羅以(El―Roi)。
創世記16章13~14節記載:「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上帝。因而說: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?所以這井名叫庇耳拉海萊(意思是:看顧我那一位的井)。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。」這裡「看顧人的上帝」原文即是[伊利―羅以](El―Roi)。
4. 全能的上帝、全豐全足的上帝:伊利―沙代(El―Shaddai)。
創世記17章1節記載:「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,耶和華向他顯現,對他說:『我是全能的上帝。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。』」這裡「全能的上帝」原文即是[伊利―沙代](El―Shaddai)。
晨興禱讀:
主啊!祢是與我同在的上帝、祢是至高的上帝、祢是看顧我的上帝、祢是全能的上帝……。謝謝祢曾應許:「祢必不離開我,也不拋棄我。」當仇敵迫近之際,祢比仇敵更親近我!有祢的同在,在暴風雨中亦覺寧靜。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,阿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