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音教會
 
 
 
解經系列
09/13/2018
『佳音教會解經系列三十七』忘記背後、努力面前
 
 
保羅說:「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,已經完全了;我乃是竭力追求,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(或作:所要我得的)。弟兄們,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;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《腓立比書3章12~14節》
 
 保羅在腓立比書3章13~14節說:「弟兄們,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;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」

   這裡的「以為」,原文的意思是「精確計算」。「忘記」,並不是指要我們運用自己的意志去故意忘記以往的記憶,事實上,這是不可能的;「忘記」在原文的意思是「不再重提此事」、「不再在意」以及「忽視」。至於「努力」,原文的意思是用來形容羅馬圓形競技場內賽跑的人,彎著身子,向前伸出手,頭直向前,眼睛望著終點,那種盡力賽跑的精神。

   過往的成功,背後美好的事與物,並不是這些都是不好;而是當這些以往好的經歷影響到攔阻我們今天的追求時,便要將它忘記。如果人一直至最終只眷戀這些過去的光輝,就永不能成為上帝要他所成為的人,只能得到看似是世人的福氣而失去了從天上而來的獎賞。

   自滿是人類進步的最大阻礙。基督徒的所思、所想、所喜、所愛,應當 「只有一件事」,就是全心追求基督。不忘記已往的成就,就會自高、自滿;反之,不忘記自己的失敗和軟弱,就會灰心、沮喪,而不能前進。不論我們過去的好或壞,都會在我們身上產生消極的作用,攔阻我們向前,因此必須擺脫過去的一切,方能邁步向前。人世間沒有一樣超越的成就不是藉著努力得來的!所以在屬靈上的得著,也當像賽跑的人一樣,盡一身的力量去跑,才能得著。

   有一個心理分析學派提出來的潛意識理論說:「我們的過去決定了我們的人格,因此人是自己過去的產物。」甚至有一個心理學家說:「一個民族的過去,決定了我們的人格。」這個話的意思是,如果你生為原住民、客家人或漢人,你的人格就會有這些民族的特性和風格。人從出生之後,在我們生命中所發生的事,沒有一件會真正被忘掉。人只不過是暫時想不起來,我們的頭腦就像一部不斷運轉的電腦,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存起來,有很多在潛意識中我們不知道的記憶正在影響我們的情緒,雖然我們可以用意志力來控制情緒,把許多自己不喜歡的情緒壓下去,但在不知不覺中,我們常常會被存在潛意識裡面的情緒控制著,我們的人格也被塑造成某一種樣子。

   如果真的是這樣,我們會很可憐,我們都會變成自己父母的翻版,如果我的父母脾氣不好、常常吵架,從小我就在他們情緒得影響下長大,是不是我就註定以後天天要跟太太吵架?事實上我們是可以不受過去影響的,上帝給我們意志,叫我們不要理會過去的壓力。柏拉圖用駕駛馬車來比喻我們的意志力,我們的情緒就像拉著馬車的馬,意志力就是拉著韁繩的手,馬要往那個方向跑,完全被拉著韁繩的手控制。所以,我們是可以脫離過去負面影響的。

   我們的過去是會影響到現在的,一個人如果一直停留在回憶裡面,必定不懂得把握現在。所以保羅說:「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。」保羅有他的背後,他曾是逼迫基督徒的,他傳福音曾經被人拒絕過,他跟同工們曾經發生衝突過,他有許多叫他自己覺得罪惡感深重的背後。但是他說「忘記背後」,不是否認他過去曾經的軟弱和失敗,他說的「忘記背後」是不要現在活在過去的罪咎和失敗裡面。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,不管能不能彌補,全部都過去了。重要的是現在要做什麼。

   在板橋曾經發生一件KTV的縱火案,放火的是一個年輕人,他喝了一些酒以後跟人起了衝突,在情緒失控中放了火,一共燒死了十四個人。這個人被捉了以後法院判他死刑,後來上訴改判無期徒刑,但是家屬不服氣,官司就一直打下來,從地方法院到最高法院,他一下子被判死刑,又改為無期徒刑,再判死刑。每一次開庭時,十四名罹難者的家屬坐在法庭裡面,等著聽到他被判死刑。在這些家屬中有一位基督徒姐妹,她的弟弟是被燒死的十四個人之一,因為剛服完兵役很高興,跟朋友一起慶祝時,被這場大火燒死了。這位姐妹寫一封信給這位年輕人,她說她的弟弟是家中的獨子,她們全家因為弟弟死掉,非常痛苦。但是每次開庭看見這一位年輕人活生生的站在前面,她想,就算這個年輕人被判一百個死刑,她的弟弟也活不過來。她願意原諒他,並且每一次在法院中為他禱告,求主拯救他的靈魂。這一個見證是那位年輕人在土城看守所中親口講的,他說,他願意接受死刑,但他更願意用所有剩下的時間為主作見證,因為,那一位姐妹原諒了他,幫助他認識了耶穌基督。

   「忘記背後」,不只要讓過去的失敗過去,同時也要讓過去的成功過去。有一句話說「小時候胖不是胖」,如果過去我們有什麼成就,並不代表我們現在也有同樣的成就,更不表示將來會有什麼成就。個人的成就有時會叫人自高自大,特別一直記住過去成就的人,他的自傲會攔阻他繼續進步。我們不需要作一個完全自我否定的人,今天有什麼成就,就為今天的成就感謝上帝,明天不要再想著自己做過什麼,如果真的很值得記念,自然會有人幫你記得,把精神用來面對現在及將來的工作比較重要。

   保羅告訴我們,他追求認識主,一方面要忘記背後,另一方面更要努力面前。就像希伯來書12章1節說的:「當放下各樣的重擔,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,存心忍耐,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。」努力面前的「努力」在原文中,原本是用來形容羅馬競技場裡面賽跑的人,這些賽跑的人站在起跑點上,雖然腳踩在同一條線上,但他們的身體儘量往前伸,起跑以後快到終點時,他們更是把頭和手往前伸出去,因為誰的身體先超過終點,誰就贏了。追求認識基督也是這樣,要像賽跑的人一樣,要盡所有力量達到終點。

   在保羅所寫的書信中,他用兩個字證明他是一個努力的人。加拉太書1章14節說:「我又在猶太教中,比我本國許多同歲的人更有長進,為我祖宗的遺傳更加熱心。」這裡有兩個「更」,見證他未得救前,在猶太教中比同年齡的人更加努力。至於他信主以後,他在哥林多後書11章23節:「他們是基督的僕人嗎?我說句狂話,我更是。我比他們多受勞苦,多下監牢,受鞭打是過重的,冒死是屢次有的。」不管在學習或工作上,保羅是一個努力追求的人。另一個字是「深」,以弗所書3章4節說:「我深知基督的奧祕。」保羅在真理上下過功夫,他接受基督之後並沒有馬上出去展開他的宣教大業,他在阿拉伯的曠野,花了三年的時間,把他原本在猶太教裡面所學習的舊約,跟從基督來的啟示深入研究。他所寫的書信,證明他在真理上所做的努力。

   保羅說:「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」當他寫這幾句話時,他的腦海中浮顯出一幅圖畫,當他努力跑完他人生路程後,他看見耶穌站在一個臺子上面向他招手,把一份獎賞遞給他。按照當時希臘的風俗,一個人賽跑獲勝以後,運動會的主持人會大聲宣佈獲勝者的姓名、他父親的名字和他故鄉的地名,然後給他代表冠軍的棕樹枝。在現今奧運會中頒獎時,會升起金牌得主的國旗,就是這樣來的。

   親愛的弟兄姐妹,保羅一生中只有一件事,就是要得到上帝給他的獎賞,為了這個目的,他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,向著標竿直跑。他勸我們說:「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,總要存這樣的心。」(腓立比書3章15節)完全人按照字面翻譯是「成熟的人」。信仰上成熟的一個記號,就是努力不停的向著目標追求的人。腓立比書3章15節後面和16節是鼓勵我們的話:「若在什麼事上存別樣的心,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們。然而,我們到了什麼地步,就當照著什麼地步行。」這個話的意思是:「如果我們不能有像保羅一樣的心志,我們也不要失望,上帝會按照我們的程度透過聖靈不斷的帶領我們。我們長進到什麼程度,就照著所達到的標準去生活。」

   請記得,基督徒不是要靠行為得救,卻要靠行為得獎賞。上帝是公平的,如果有一天我們在天堂見面,我們看到某一個人得到的賞賜超過我們,不要以為希奇,因為這樣的人,在世上只有一件事:「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。」不管現在我們的靈命如何,為了將來基督親手要給我們的獎賞,你是否願意開始 ― 竭力追求。
 
晨興禱讀:
   主啊!我常被過去種種失敗的記憶牽絆著,而害怕去面對未來,迎接新的挑戰。如今我要宣告:在耶穌基督裡我已經得勝有餘,任何的沮喪都不能轄制我,我要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,向著標竿直跑,活出祢為我預備的藍圖計劃。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,阿們。